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他就是吴良镛。
苦难中点燃“建筑梦”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地,战火纷飞。吴良镛的成长历程中饱含着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目睹国土的沦丧,层层累积的苦难激发了他重建家园的热切愿望。
少年时的吴良镛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我国建筑教育诸位先驱。
年轻时的吴良镛
1943年,在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他惊讶地发现,同样饱受战乱侵扰的西方,建筑界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信心百倍地放眼未来,致力于战后城市重建和住宅建设的研究。国破山河在!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景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这个建筑学子的心。
年轻时的吴良镛
上大学期间,吴良镛在油印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因欣赏他的才华,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
梁思成
1946年抗战胜利后,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邀,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梁思成夫人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
1948年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在世界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重建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给吴良镛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祖国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希望他赶紧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百废待兴”,这四个字让吴良镛迅速作出明确的抉择。
1950年底,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回到祖国的吴良镛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他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工程,并跟随梁思成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新北京的规划工作。
吴良镛等人当年绘制的北京图书馆方案效果图
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此前后,他还曾主持全国建筑会议、制定共同教学计划,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建设,并主持《城乡规划》教学用书的编写。
旧中国民生凋敝的影像在一批批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座座百废俱兴的新城市身后渐渐淡去,吴良镛的心头却萦绕着越来越深的困惑:20世纪40年代初,他抱着希望避免西方“城市病”的愿望开始学习城市规划,回国后也曾相信中国城市可以完全避免交通拥挤、住宅短缺、破坏自然等现象。然而,数十年间中国城乡变化虽然巨大,但城市发展却并没有绕开“城市病”。
吴良镛常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但让吴良镛感到揪心的是,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好的拆了,烂的更烂,古城毁损,新的凌乱。而且,城市同质化严重,千城一面现象尤为突出。
城市病,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问题。
更让吴良镛愤慨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一批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导致有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实验场。”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吴良镛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不是不能借鉴西方建筑,但不能照搬照抄,拾人牙慧。”
中国的古建筑保护迫在眉睫
时代激流中的探索
1980年,吴良镛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门学科也开始了新的探求。从西德讲学归来的吴良镛参加了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会,他深深感受到全国学术界探索未来的高昂热情,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
“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文革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了求解这条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同时进发。
在理论上,吴良镛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广义建筑学”的思考,并于1989年出版了专著《广义建筑学》。其着眼点从单纯的“建筑”概念转向“聚居”,“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大大拓展了建筑学的视野。事实上,广义建筑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 “广义的住”、“空间环境”、“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思想从理论上结合起来,形成了后来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雏形。
吴良镛在四川实地调查中与村民谈话
在积极探索理论的同时,吴良镛还和同事们一起踏遍千山万水,为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贡献重大的开创性工作。
吴良镛曾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仅看他是否设计出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守护古城,致力创新
北京城墙与骆驼(1910年左右)
如今,我们只能从老照片里一窥北京城墙的样貌
上世纪50年代,保护北京古城的“梁陈规划”被否后,梁思成在被拆的北京城墙断壁残垣上夜夜哭泣的身影重重地敲击着很多人的心灵。一直在他身边工作的吴良镛更是感概良多。梁思成的执著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坚守成为吴良镛学术观点形成的重要基础,更奠定了吴良镛事业一生的基调——保护名城。
东西南北轰轰烈烈的建设,让国内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吴良镛四处奔走,想找到办法尽力保护它们。其中最突出的,是吴良镛对北京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这让很多热爱古城的人看到了希望。
青砖红檐、典雅古朴的菊儿胡同,东起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居住着200多户居民。
吴良镛对菊儿胡同的设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建筑设计,而是将城市设计注入其中。当年破败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院落变成由一座座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新四合院住宅。老住户依然回迁到原址,有了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原来的邻里交往并没有疏远,最主要的是小户型的单元房,让老百姓有能力买得起。吴良镛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吴良镛在研究菊儿胡同
吴良镛倾心投入对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
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为吴良镛赢得了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这也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取的最高荣誉。鲜为人知的是,这在当时是一个并不讨巧的项目,很多设计单位都望而却步,而吴良镛却毅然决然作出选择:除了想为北京旧城建设探索一条道路,更源自于他一以贯之的民生情怀。
吴良镛荣获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
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更推动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目前,“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国外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理论方法,如“整体保护”“循序渐进”等汇成一体,逐渐被国内的苏州、西安、济南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四合院
90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吴良镛赢得了很多赞誉。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在吴良镛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他一生不变的理想。
吴良镛简介
吴良镛,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参考资料:
http://www.cas.cn/ky/kjjl/gjzgkxjsj/2011gjzgkxjsj/wuliangyong/grjj/201202/t20120220_3442529.shtml
作者:油钉
景观设计师,自由撰稿人。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他就是吴良镛。
苦难中点燃“建筑梦”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地,战火纷飞。吴良镛的成长历程中饱含着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目睹国土的沦丧,层层累积的苦难激发了他重建家园的热切愿望。
少年时的吴良镛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我国建筑教育诸位先驱。
年轻时的吴良镛
1943年,在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他惊讶地发现,同样饱受战乱侵扰的西方,建筑界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信心百倍地放眼未来,致力于战后城市重建和住宅建设的研究。国破山河在!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景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这个建筑学子的心。
年轻时的吴良镛
上大学期间,吴良镛在油印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因欣赏他的才华,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
梁思成
1946年抗战胜利后,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邀,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梁思成夫人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
1948年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在世界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重建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给吴良镛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祖国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希望他赶紧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百废待兴”,这四个字让吴良镛迅速作出明确的抉择。
1950年底,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回到祖国的吴良镛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他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工程,并跟随梁思成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新北京的规划工作。
吴良镛等人当年绘制的北京图书馆方案效果图
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此前后,他还曾主持全国建筑会议、制定共同教学计划,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建设,并主持《城乡规划》教学用书的编写。
旧中国民生凋敝的影像在一批批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座座百废俱兴的新城市身后渐渐淡去,吴良镛的心头却萦绕着越来越深的困惑:20世纪40年代初,他抱着希望避免西方“城市病”的愿望开始学习城市规划,回国后也曾相信中国城市可以完全避免交通拥挤、住宅短缺、破坏自然等现象。然而,数十年间中国城乡变化虽然巨大,但城市发展却并没有绕开“城市病”。
吴良镛常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但让吴良镛感到揪心的是,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好的拆了,烂的更烂,古城毁损,新的凌乱。而且,城市同质化严重,千城一面现象尤为突出。
城市病,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问题。
更让吴良镛愤慨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一批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导致有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实验场。”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吴良镛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不是不能借鉴西方建筑,但不能照搬照抄,拾人牙慧。”
中国的古建筑保护迫在眉睫
时代激流中的探索
1980年,吴良镛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门学科也开始了新的探求。从西德讲学归来的吴良镛参加了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会,他深深感受到全国学术界探索未来的高昂热情,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
“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文革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了求解这条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同时进发。
在理论上,吴良镛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广义建筑学”的思考,并于1989年出版了专著《广义建筑学》。其着眼点从单纯的“建筑”概念转向“聚居”,“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大大拓展了建筑学的视野。事实上,广义建筑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 “广义的住”、“空间环境”、“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思想从理论上结合起来,形成了后来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雏形。
吴良镛在四川实地调查中与村民谈话
在积极探索理论的同时,吴良镛还和同事们一起踏遍千山万水,为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贡献重大的开创性工作。
吴良镛曾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仅看他是否设计出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守护古城,致力创新
北京城墙与骆驼(1910年左右)
如今,我们只能从老照片里一窥北京城墙的样貌
上世纪50年代,保护北京古城的“梁陈规划”被否后,梁思成在被拆的北京城墙断壁残垣上夜夜哭泣的身影重重地敲击着很多人的心灵。一直在他身边工作的吴良镛更是感概良多。梁思成的执著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坚守成为吴良镛学术观点形成的重要基础,更奠定了吴良镛事业一生的基调——保护名城。
东西南北轰轰烈烈的建设,让国内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吴良镛四处奔走,想找到办法尽力保护它们。其中最突出的,是吴良镛对北京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这让很多热爱古城的人看到了希望。
青砖红檐、典雅古朴的菊儿胡同,东起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居住着200多户居民。
吴良镛对菊儿胡同的设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建筑设计,而是将城市设计注入其中。当年破败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院落变成由一座座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新四合院住宅。老住户依然回迁到原址,有了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原来的邻里交往并没有疏远,最主要的是小户型的单元房,让老百姓有能力买得起。吴良镛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吴良镛在研究菊儿胡同
吴良镛倾心投入对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
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为吴良镛赢得了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这也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取的最高荣誉。鲜为人知的是,这在当时是一个并不讨巧的项目,很多设计单位都望而却步,而吴良镛却毅然决然作出选择:除了想为北京旧城建设探索一条道路,更源自于他一以贯之的民生情怀。
吴良镛荣获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
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更推动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目前,“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国外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理论方法,如“整体保护”“循序渐进”等汇成一体,逐渐被国内的苏州、西安、济南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四合院
90多年的求索和努力,让吴良镛赢得了很多赞誉。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人民得安居,毕生情所系!在吴良镛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他一生不变的理想。
吴良镛简介
吴良镛,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参考资料:
http://www.cas.cn/ky/kjjl/gjzgkxjsj/2011gjzgkxjsj/wuliangyong/grjj/201202/t20120220_3442529.shtml
作者:油钉
景观设计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