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报道,由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持研制、多单位参与的针对南极恶劣环境、搭载浅水多波束系统的特种无人艇日前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获得成功应用。近年来,智能无人艇已成为中国海洋科考新“利器”。那么,智能无人艇应用了哪些技术?智能无人艇能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它将为我国海洋科考带来哪些福利?
智能无人艇模型(图片来源:参考消息网)
智能无人艇应用了哪些技术?以云洲7.5米安防巡逻无人艇为例,据《科技日报》报道,在这个无人艇上,共输入了35万行代码、安装20000多个器件、植入200多颗芯片、放置40多个传感器、载入7套分系统,整个无人艇可实现技术上的自主可控,比如无人艇在水中,它的眼睛除了激光雷达和声纳之外还有一个水器交接,通过主控制器运算来增强感知环境的灵敏度,数据感知系统获得回拨信号,通过视觉和海图等其他手段进一步对比,以保证船的航行方向以及与障碍物的距离,实现自动壁障、环绕航行、规划路线等功能。
智能无人艇能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呢?据新华网报道,目前中国智能无人艇的研发、设计、生产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和在研船型繁多,可搭载多种调查勘测设备,适应多种工作环境,特别是和大型科考船搭配使用,可以更好地克服海洋复杂环境造成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更好地实现科考目标。此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艇已经在极浅水区、海洋岛礁等多种环境状态下得到成功应用。至此,除少部分非常困难的应用场景外,中国现阶段智能无人艇的技术成熟度已可以满足海洋测绘大部分应用场景需求。
智能无人艇将为我国海洋科考带来哪些福利?据环球网报道,智能无人艇可用于开展岛礁周边浅水区的水文气象、水下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弥补传统技术手段作业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等方面的不足,为海洋调查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朱末)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罗会仟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导、电子、电磁、半导体、自动化、中子散射等。
据《文汇报》报道,由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持研制、多单位参与的针对南极恶劣环境、搭载浅水多波束系统的特种无人艇日前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获得成功应用。近年来,智能无人艇已成为中国海洋科考新“利器”。那么,智能无人艇应用了哪些技术?智能无人艇能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它将为我国海洋科考带来哪些福利?
智能无人艇模型(图片来源:参考消息网)
智能无人艇应用了哪些技术?以云洲7.5米安防巡逻无人艇为例,据《科技日报》报道,在这个无人艇上,共输入了35万行代码、安装20000多个器件、植入200多颗芯片、放置40多个传感器、载入7套分系统,整个无人艇可实现技术上的自主可控,比如无人艇在水中,它的眼睛除了激光雷达和声纳之外还有一个水器交接,通过主控制器运算来增强感知环境的灵敏度,数据感知系统获得回拨信号,通过视觉和海图等其他手段进一步对比,以保证船的航行方向以及与障碍物的距离,实现自动壁障、环绕航行、规划路线等功能。
智能无人艇能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呢?据新华网报道,目前中国智能无人艇的研发、设计、生产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和在研船型繁多,可搭载多种调查勘测设备,适应多种工作环境,特别是和大型科考船搭配使用,可以更好地克服海洋复杂环境造成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更好地实现科考目标。此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艇已经在极浅水区、海洋岛礁等多种环境状态下得到成功应用。至此,除少部分非常困难的应用场景外,中国现阶段智能无人艇的技术成熟度已可以满足海洋测绘大部分应用场景需求。
智能无人艇将为我国海洋科考带来哪些福利?据环球网报道,智能无人艇可用于开展岛礁周边浅水区的水文气象、水下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弥补传统技术手段作业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等方面的不足,为海洋调查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朱末)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罗会仟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导、电子、电磁、半导体、自动化、中子散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