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
7月18日,“探索一号”TS12航次科考第二航段正式开跑。早上8时,深潜器按照原定计划被推出潜器库,滑过轨道到达主吊缆下方,被吊起入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从起吊、到达水面到脱钩入水,每一项任务都遵循着严格的安全检查。
作为高度国产化的大国重器,这是“深海勇士”的第171潜次任务。执行任务前,科技日报记者有幸进入潜器内舱,见识了这位探海好手。
“深海勇士”号舱内空间不大,生命维持系统、通讯系统、视频系统等设备紧密排列,左中右共三扇直径十几厘米的圆形窗户,就是潜航员观察海底的窗口。
舱内有三个位置,分别是中间、左舷和右舷,中间属于主驾,右舷位属于科学家,左舷位属于潜航学员,但有5次以上下潜经验的科学家也可以坐到左舷位置,那样的潜次一趟会为两位科学家提供深潜机会。
由于空间有限,“深海勇士”号内的三个位置都需要人曲腿而坐,对于体力是一项考验。舱内温度保持在18至20摄氏度左右,不低于8小时的作业时间里有毛毯备用。所以在从气温30摄氏度左右的海表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潜航员和科学家们可能需要陆续穿上毛裤和毛袜保暖。
每次下潜前,“深海勇士”号都要经历维护和保养过程,以及充电充氧等备潜工作。作为世界上唯一执行常规化夜潜模式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夜以继日地下潜让年轻的潜航员们既承受辛苦,却也得到历练。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勇士”号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池,使用次数多、寿命长,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使用锂电池后,潜器可以通过电力推进加快下潜和上浮速度,5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1500米水深以下的作业点,增加了水中作业时间。
中科院深海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国内的海洋科学家来说,深潜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外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载人深潜,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数以千计,国内目前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还不超过百人。如何在水下工作、产生灵感,到了海底“不晕”、怎样节约时间、判断决策,都是学问。“深海勇士”号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不断降低的运行维护成本,可以让更多海洋科学家有机会“向深海深渊进军”。
“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
7月18日,“探索一号”TS12航次科考第二航段正式开跑。早上8时,深潜器按照原定计划被推出潜器库,滑过轨道到达主吊缆下方,被吊起入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从起吊、到达水面到脱钩入水,每一项任务都遵循着严格的安全检查。
作为高度国产化的大国重器,这是“深海勇士”的第171潜次任务。执行任务前,科技日报记者有幸进入潜器内舱,见识了这位探海好手。
“深海勇士”号舱内空间不大,生命维持系统、通讯系统、视频系统等设备紧密排列,左中右共三扇直径十几厘米的圆形窗户,就是潜航员观察海底的窗口。
舱内有三个位置,分别是中间、左舷和右舷,中间属于主驾,右舷位属于科学家,左舷位属于潜航学员,但有5次以上下潜经验的科学家也可以坐到左舷位置,那样的潜次一趟会为两位科学家提供深潜机会。
由于空间有限,“深海勇士”号内的三个位置都需要人曲腿而坐,对于体力是一项考验。舱内温度保持在18至20摄氏度左右,不低于8小时的作业时间里有毛毯备用。所以在从气温30摄氏度左右的海表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潜航员和科学家们可能需要陆续穿上毛裤和毛袜保暖。
每次下潜前,“深海勇士”号都要经历维护和保养过程,以及充电充氧等备潜工作。作为世界上唯一执行常规化夜潜模式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夜以继日地下潜让年轻的潜航员们既承受辛苦,却也得到历练。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勇士”号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池,使用次数多、寿命长,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使用锂电池后,潜器可以通过电力推进加快下潜和上浮速度,5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1500米水深以下的作业点,增加了水中作业时间。
中科院深海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国内的海洋科学家来说,深潜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外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载人深潜,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数以千计,国内目前有深潜经历的科学家还不超过百人。如何在水下工作、产生灵感,到了海底“不晕”、怎样节约时间、判断决策,都是学问。“深海勇士”号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不断降低的运行维护成本,可以让更多海洋科学家有机会“向深海深渊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