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稀土人生“萃”芳华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18.04.08


在漫长岁月里,他的名字与我国的稀土工业紧密联系。他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中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给中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就此一举确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他一直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学科发展和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因为祖国的需要,他4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

他就是中国的“稀土之父”徐光宪。

并不平坦的求学路

1920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

宪,是法中最高的。然而,徐光宪的求学之路却并不平坦。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的交通大学一部在法租界的震旦大学教室上课,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交大的整整4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1951年3月,他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科学研究要胸怀祖国

摆在年轻的徐光宪面前的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1951年4月15日,“戈登将军”号轮船汽笛长鸣,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冲破阻碍,踏上归国的征程。

回国后,徐光宪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大学教学,也做科学研究。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绳。他常说,做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国家的需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是在多年以前,开发利用稀土的生产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里。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的军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再到核燃料化学,直到最后的稀土化学,这已是徐光宪第三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15种镧系稀土元素,犹如15个孪生兄弟一样,化学性质非常接近,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镨和钕不仅都属于镧系稀土元素,而且它俩在周期表上是挨着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分离更是难中之难。

但徐光宪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在当时,一般萃取体系的镨钕分离系数只能达到1.4—1.5,而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4。因此,原来那种耗时长、产量低、分离系数低、无法连续生产的生产工艺被彻底抛弃了。

徐光宪说,把国家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是一种乐趣。在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稀土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我比不上我的学生”

除了从事科研外,作为教师,徐光宪常说,讲课比天大。他上课从不迟到。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就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从来都不“单纯”。

因为意识到逻辑思维训练与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编写的讲义与教材,都特别注重习题练习与训练,课前5分钟的习题测验,是他上课的特色。他希望学生做完习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他的课程一般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研究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及时反映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过或者没上过徐光宪课的同学,都受到了徐光宪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教诲。20年前,现任北大化学学院教授的许振华曾经请徐光宪审阅过一篇论文,徐光宪把他相应的参考文献也要了过去,边读文献边修改,对于英文摘要,还帮许振华打印了出来。徐光宪说:“你自己没有打字机,实验室也没有,我给你打出来了。”

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说:“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 我一生在科研上3次转向,在4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4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相关推荐

新时代科技教育工作者风采丨王勇:做一棵看守月亮的树

令数学众神钦佩的数学家,她提出的定理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

“两弹一星”元勋的小时候:任新民

您当前所在位置:科普文化重庆云 >

徐光宪:稀土人生“萃”芳华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18.04.08


在漫长岁月里,他的名字与我国的稀土工业紧密联系。他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中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给中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就此一举确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他一直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学科发展和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因为祖国的需要,他4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

他就是中国的“稀土之父”徐光宪。

并不平坦的求学路

1920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

宪,是法中最高的。然而,徐光宪的求学之路却并不平坦。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的交通大学一部在法租界的震旦大学教室上课,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交大的整整4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1951年3月,他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科学研究要胸怀祖国

摆在年轻的徐光宪面前的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1951年4月15日,“戈登将军”号轮船汽笛长鸣,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冲破阻碍,踏上归国的征程。

回国后,徐光宪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大学教学,也做科学研究。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绳。他常说,做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国家的需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是在多年以前,开发利用稀土的生产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商手里。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的军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再到核燃料化学,直到最后的稀土化学,这已是徐光宪第三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15种镧系稀土元素,犹如15个孪生兄弟一样,化学性质非常接近,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镨和钕不仅都属于镧系稀土元素,而且它俩在周期表上是挨着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分离更是难中之难。

但徐光宪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在当时,一般萃取体系的镨钕分离系数只能达到1.4—1.5,而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4。因此,原来那种耗时长、产量低、分离系数低、无法连续生产的生产工艺被彻底抛弃了。

徐光宪说,把国家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是一种乐趣。在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稀土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我比不上我的学生”

除了从事科研外,作为教师,徐光宪常说,讲课比天大。他上课从不迟到。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就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从来都不“单纯”。

因为意识到逻辑思维训练与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编写的讲义与教材,都特别注重习题练习与训练,课前5分钟的习题测验,是他上课的特色。他希望学生做完习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他的课程一般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研究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及时反映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过或者没上过徐光宪课的同学,都受到了徐光宪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教诲。20年前,现任北大化学学院教授的许振华曾经请徐光宪审阅过一篇论文,徐光宪把他相应的参考文献也要了过去,边读文献边修改,对于英文摘要,还帮许振华打印了出来。徐光宪说:“你自己没有打字机,实验室也没有,我给你打出来了。”

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说:“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 我一生在科研上3次转向,在4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4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