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也是战士!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20.03.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位院士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投入武汉疫情防控主战场,与病毒展开赛跑,为科学救治贡献力量。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陈薇、乔杰、仝小林等业内著名院士,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湖北。



让我们走近几位奋战在湖北保卫战一线的院士,听他们讲述抗疫故事,感受那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钟南山:肯定有人传人


“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


1月20日晚上9点30分,央视《新闻1+1》节目连线钟南山,面对白岩松的提问,他做了上述这番回答,依据是“在广东有2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斩钉截铁的回答让大家知道疫情的严重性!


除了肯定人传人外,钟南山带来的回答依然耿直:跟SARS有些相似、14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有发烧就要警惕……一个个回答让全国人民春节期间走亲串友的计划搁置,进入全民防控的新阶段。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李兰娟:武汉封城刻不容缓


1月18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


作为国家级专家,李兰娟来到一线后,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


次日,武汉采取封城。


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时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王辰:提出建立“方舱医院”


2月1日,王辰院士随中日医院医疗队赶赴武汉,在实地走访后指出,武汉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病毒的社会传播和扩散问题。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至关重要。


他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


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成为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随着更多方舱医院加入,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甚至还完成了“床等人”的逆袭。


王辰认为,“(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确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



陈薇:自主研发检测试剂,攻关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曾说过,“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从2020年1月30日上午开始,陈薇和她的团队转入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药物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国内外同行仍需要时日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闻令即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接受采访时,陈薇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



乔杰:将孕产妇、儿童的治疗经验纳入新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43天了。


3月8日,乔杰接受采访时表示,“刚一开始,病房里面50张病床,住着51个病人。现在,病人大部分都已经康复出院了,像今天我们的日报表上就只有19张病床。整体出现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觉得确实是应该说胜利不远了。”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视频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问道:“孕产妇的愈后会是什么样?”


“总体上愈后好,重症的病人少。能不能(在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加一句,孕妇跟同龄的患者接近。”乔杰回答。



张伯礼:轻症、重症分开治疗,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点


面对疫情大面积暴发,大量病例涌来,武汉所有医院被挤爆。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聚集了几百号病人,看诊排长队、化验人挤人、CT检查人满为患。


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召开的会议上,张伯礼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对确诊患者也要把轻症、重症分开治疗。


张伯礼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1月28日,首批几千名患者服上了中药;29日,3万人服上了中药。一两天后,一些轻症患者退烧了。



仝小林:提出寒湿疫,指导全国中医治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新发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武汉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又潮湿又阴冷。


他看到的初发病人,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考虑这个病的病名叫寒湿疫”,仝小林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是个嗜寒湿的病毒,在寒湿的环境存活的时间长,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传播。


仝小林迅速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里都是以这个思想为主线”,仝小林说。



黄璐琦:中西医结合比纯西医明显缩短病程


2月1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24场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


截止14日12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负责了42张床位,8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65例,危重患者21例,纯中医治疗8例,出院33人。


以出院病人为例,把纯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与纯西医治疗进行比对,核酸的转移时间显著降低;发热、咳嗽、乏力、咽干、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比西医组明显改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地小于西医组。


黄璐琦同时表示,对早期居家隔离的推荐使用中成药进行早期干预,对集中隔离症状有明显体现的,按照中医诊疗方案的协定方来使用中药,以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的发生率,真正把关口前移。在重症患者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协调作用,这个在金银潭医院的救治工作中已经充分体现。



这场抗“疫”战,离不开他们的逆行!


他们是院士,也是战士!



相关推荐

新时代科技教育工作者风采丨王勇:做一棵看守月亮的树

令数学众神钦佩的数学家,她提出的定理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

“两弹一星”元勋的小时候:任新民

您当前所在位置:科普文化重庆云 >

院士,也是战士!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20.03.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位院士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投入武汉疫情防控主战场,与病毒展开赛跑,为科学救治贡献力量。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陈薇、乔杰、仝小林等业内著名院士,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湖北。



让我们走近几位奋战在湖北保卫战一线的院士,听他们讲述抗疫故事,感受那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钟南山:肯定有人传人


“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


1月20日晚上9点30分,央视《新闻1+1》节目连线钟南山,面对白岩松的提问,他做了上述这番回答,依据是“在广东有2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斩钉截铁的回答让大家知道疫情的严重性!


除了肯定人传人外,钟南山带来的回答依然耿直:跟SARS有些相似、14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有发烧就要警惕……一个个回答让全国人民春节期间走亲串友的计划搁置,进入全民防控的新阶段。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李兰娟:武汉封城刻不容缓


1月18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


作为国家级专家,李兰娟来到一线后,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


次日,武汉采取封城。


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时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王辰:提出建立“方舱医院”


2月1日,王辰院士随中日医院医疗队赶赴武汉,在实地走访后指出,武汉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病毒的社会传播和扩散问题。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至关重要。


他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


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成为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随着更多方舱医院加入,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甚至还完成了“床等人”的逆袭。


王辰认为,“(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确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



陈薇:自主研发检测试剂,攻关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曾说过,“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从2020年1月30日上午开始,陈薇和她的团队转入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药物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国内外同行仍需要时日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闻令即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接受采访时,陈薇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



乔杰:将孕产妇、儿童的治疗经验纳入新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43天了。


3月8日,乔杰接受采访时表示,“刚一开始,病房里面50张病床,住着51个病人。现在,病人大部分都已经康复出院了,像今天我们的日报表上就只有19张病床。整体出现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觉得确实是应该说胜利不远了。”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视频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问道:“孕产妇的愈后会是什么样?”


“总体上愈后好,重症的病人少。能不能(在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加一句,孕妇跟同龄的患者接近。”乔杰回答。



张伯礼:轻症、重症分开治疗,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点


面对疫情大面积暴发,大量病例涌来,武汉所有医院被挤爆。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聚集了几百号病人,看诊排长队、化验人挤人、CT检查人满为患。


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召开的会议上,张伯礼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对确诊患者也要把轻症、重症分开治疗。


张伯礼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1月28日,首批几千名患者服上了中药;29日,3万人服上了中药。一两天后,一些轻症患者退烧了。



仝小林:提出寒湿疫,指导全国中医治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新发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武汉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又潮湿又阴冷。


他看到的初发病人,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考虑这个病的病名叫寒湿疫”,仝小林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是个嗜寒湿的病毒,在寒湿的环境存活的时间长,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传播。


仝小林迅速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里都是以这个思想为主线”,仝小林说。



黄璐琦:中西医结合比纯西医明显缩短病程


2月1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24场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


截止14日12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负责了42张床位,8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65例,危重患者21例,纯中医治疗8例,出院33人。


以出院病人为例,把纯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与纯西医治疗进行比对,核酸的转移时间显著降低;发热、咳嗽、乏力、咽干、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比西医组明显改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地小于西医组。


黄璐琦同时表示,对早期居家隔离的推荐使用中成药进行早期干预,对集中隔离症状有明显体现的,按照中医诊疗方案的协定方来使用中药,以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的发生率,真正把关口前移。在重症患者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协调作用,这个在金银潭医院的救治工作中已经充分体现。



这场抗“疫”战,离不开他们的逆行!


他们是院士,也是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