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开窗通风到底好不好?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20.02.13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慌,很多专家、学者、机构推出了预防感染的办法。其中都有一句“要注意开窗通风”。


然而,最近网上有一则传言,似乎推翻这一说法——“开窗通风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屋子里”。


到底相信谁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飞沫。


新型冠状病毒既没有手脚也没有翅膀,要想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只能依靠飞沫,即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带出的小液滴。飞沫离开患者之后有三种结局。


第一,直接被健康人吸入。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说法,飞沫的传播距离达到1.8米。换句话说,以感染者为核心,画一个半径为1.8米的圆,如果您没有佩戴口罩又恰好出现在这个范围内,便有感染的风险。


第二,间接转移到健康人的手上。遇到喷嚏、咳嗽,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用手捂住嘴。这样一来,飞沫便被喷到了手上,飞沫里的病毒可以随着手的活动污染各种物品,门把手、衣服等。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可以在门把手上存活一到两天,起码第一天存在传播能力。


第三,飞沫既没有直接“命中”健康人,也没有间接转移到门把手等物品上,而是悬浮在空气中。飞沫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病毒,如果环境非常干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逐渐蒸发,小液滴会崩解,变得更为细小。越是细小,越能在空气中长久停留。


飞沫的三种结局,就是我们有可能被污染的三个途径。所以,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必须针锋相对


针对第一种情况,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定期擦洗门把手、清洁衣物,以及最关键的,及时洗手。


对于第三种情况,怎么才能减少室内悬浮的病毒?


有两个办法。


直接办法是开窗通风。正如前面说到的,感染者方圆1.8米的范围可以视作污染区,这点面积跟广博的空气相比不值一提——我们可以认为,室外空气是清洁的。只要打开窗户,让室外相对干净的空气赶走室内可能被污染的空气,便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病毒数量。


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


图自世界卫生组织


间接办法是增加室内湿度。加湿就是增加空气中的水分,空气中新出现的水分与飞沫结合,会引起飞沫体积增大、质量增大。大而沉的东西还能久久悬浮在空气中么?相应的,飞沫中的病毒只好乖乖随着飞沫落到地上、缓慢死亡。


最好的方案是把两种手段结合起来:每天定时通风,然后开一会儿加湿器。


至于开头提到的说法,楼上的人开着窗户唱歌,会不会把飞沫喷到楼下、进而感染楼下的唱歌者?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跟咱们没什么关系。我们没有遇到那么极端的场景,可以认为室外的空气是干净的。


最后,再来说说最近另外两个非常流行的谣言。


01.洗热水澡能杀死病毒么?


不能!


您要是感兴趣,下次洗完热水澡之后,不妨在腋窝里夹一支体温计——体温一定还在37.2℃以下。只要不生病,不管怎么折腾,基础体温都不会过高、过低。再者,消毒讲究条件,要想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不光需要56℃以上的温度,还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作用时间。


02.毛衣会沾染病毒?


这是把病毒当苍耳了……


从结构方面说,病毒只有几纳米大,任何衣服在它们面前都是一堆窟窿;从材质方面说,一直有学者研究病毒存活的条件。结论是,病毒在体外的生存时间跟水分密切相关。


门把手通常用钢材制成,坚硬光滑,病毒可以依靠飞沫中的水分长久存活;衣物、纸张则布满小孔,空气流动速度快很多,病毒很快会彻底失去水分而死亡。


研究显示,病毒在衣物上只能存活不到12个小时,而这段时间里,又只有约前15分钟具备传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没有必要担心快递——病毒在纸张上同样会很快死亡、失去传播能力。


相关推荐

洁面产品泡泡越多越好?

“天冷想赖床”不是懒,而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保命本领?

为什么只有咸鸭蛋,却没有咸鸡蛋?

您当前所在位置:科普文化重庆云 >

疫情期间,开窗通风到底好不好?

来源:科普中国 时间:2020.02.13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慌,很多专家、学者、机构推出了预防感染的办法。其中都有一句“要注意开窗通风”。


然而,最近网上有一则传言,似乎推翻这一说法——“开窗通风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屋子里”。


到底相信谁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飞沫。


新型冠状病毒既没有手脚也没有翅膀,要想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只能依靠飞沫,即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带出的小液滴。飞沫离开患者之后有三种结局。


第一,直接被健康人吸入。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说法,飞沫的传播距离达到1.8米。换句话说,以感染者为核心,画一个半径为1.8米的圆,如果您没有佩戴口罩又恰好出现在这个范围内,便有感染的风险。


第二,间接转移到健康人的手上。遇到喷嚏、咳嗽,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用手捂住嘴。这样一来,飞沫便被喷到了手上,飞沫里的病毒可以随着手的活动污染各种物品,门把手、衣服等。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可以在门把手上存活一到两天,起码第一天存在传播能力。


第三,飞沫既没有直接“命中”健康人,也没有间接转移到门把手等物品上,而是悬浮在空气中。飞沫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病毒,如果环境非常干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逐渐蒸发,小液滴会崩解,变得更为细小。越是细小,越能在空气中长久停留。


飞沫的三种结局,就是我们有可能被污染的三个途径。所以,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必须针锋相对


针对第一种情况,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定期擦洗门把手、清洁衣物,以及最关键的,及时洗手。


对于第三种情况,怎么才能减少室内悬浮的病毒?


有两个办法。


直接办法是开窗通风。正如前面说到的,感染者方圆1.8米的范围可以视作污染区,这点面积跟广博的空气相比不值一提——我们可以认为,室外空气是清洁的。只要打开窗户,让室外相对干净的空气赶走室内可能被污染的空气,便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病毒数量。


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


图自世界卫生组织


间接办法是增加室内湿度。加湿就是增加空气中的水分,空气中新出现的水分与飞沫结合,会引起飞沫体积增大、质量增大。大而沉的东西还能久久悬浮在空气中么?相应的,飞沫中的病毒只好乖乖随着飞沫落到地上、缓慢死亡。


最好的方案是把两种手段结合起来:每天定时通风,然后开一会儿加湿器。


至于开头提到的说法,楼上的人开着窗户唱歌,会不会把飞沫喷到楼下、进而感染楼下的唱歌者?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跟咱们没什么关系。我们没有遇到那么极端的场景,可以认为室外的空气是干净的。


最后,再来说说最近另外两个非常流行的谣言。


01.洗热水澡能杀死病毒么?


不能!


您要是感兴趣,下次洗完热水澡之后,不妨在腋窝里夹一支体温计——体温一定还在37.2℃以下。只要不生病,不管怎么折腾,基础体温都不会过高、过低。再者,消毒讲究条件,要想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不光需要56℃以上的温度,还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作用时间。


02.毛衣会沾染病毒?


这是把病毒当苍耳了……


从结构方面说,病毒只有几纳米大,任何衣服在它们面前都是一堆窟窿;从材质方面说,一直有学者研究病毒存活的条件。结论是,病毒在体外的生存时间跟水分密切相关。


门把手通常用钢材制成,坚硬光滑,病毒可以依靠飞沫中的水分长久存活;衣物、纸张则布满小孔,空气流动速度快很多,病毒很快会彻底失去水分而死亡。


研究显示,病毒在衣物上只能存活不到12个小时,而这段时间里,又只有约前15分钟具备传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没有必要担心快递——病毒在纸张上同样会很快死亡、失去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