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是个姓氏
说到法国巴黎,那是很多人心中的浪漫之都,但它其实有过一段臭气熏天的历史。中世纪时,巴黎的城市街道还是土路,狭窄、坑洼不平、空气不流通,也见不到阳光。大多数街区既没有公共厕所,也没有大便槽,行人到处大小便,更可怕的是居民直接打开窗户就倾倒家中的马桶,政府甚至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文明巴黎市民”的新标准是在倾倒粪便之前大喊三声,确定楼下无人再倒。再加上,那时巴黎城内几乎家家都养有猪、牛、家禽等,满街满地都是人便、腐水、垃圾、猪牛鸡鸭鹅粪和尘土混合的烂泥浆,哦,对了,还有大量拉车的马贡献的马粪。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席卷着生活废水、粪便和堆积在道路两边的垃圾冲入下水道,下水道通往塞纳河,但下水道也会吃不消,经常堵塞,街道就变成了满是垃圾的臭水坑!
18世纪,巴黎是欧洲最肮脏的城市。1750年,卢梭在离开巴黎时说:“永别了,泥泞的城市!”皮埃尔肖韦气愤地说:“我为在国会所在的首都的街面上无法行走而感到丢脸。到处都是垃圾场。成堆的垃圾、瓦砾、破瓶子、碎杯子丢在路上,就好像专为使人和马受伤而设下的陷阱。而且时而见到动物的尸体,也会见到令我非常害怕的患上狂犬病的疯狗、山羊和猪,它们与人一起在高低不平的便道上行走。道路上覆盖着油污烂泥,走快了就会摔倒。”看到这,恐怕您已经紧锁眉头,屏住呼吸,可想当年巴黎的环境多么令人作呕!
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教授提出疾病细菌学说,这是卫生史上的一大进步,也使人们对城市的恶臭越来越焦虑,巴黎市民向卫生委员会提出控告,要求清除烂泥垃圾,从根本上推动了城市清洁的进程。1883年11月,时任巴黎行政长官的欧仁·普拜勒(Eugène Poubelle)签发了一条著名禁令,要求所有不动产拥有者提供三个40至120升的盒子,放在街区里分类盛装他们的生活垃圾。其中,一个用来装易腐烂的废物;一个用来装纸和破布;还有一个用来装玻璃、陶瓷和牡蛎壳。而且,他还要求必须提前半个小时把盛垃圾的盒子摆放到马车经过的公共街道上,以便马车将垃圾运出城。
这一禁令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认为给他们的生活增加了新的负担,只有少数人遵守有关垃圾的这一新规。不过,垃圾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还是流传了下来,并被人们正视和广泛使用,而法国著名的报刊《费加罗报》,则首次为这种盛放垃圾的盒子取了名,用的是他发明者的姓氏Poubelle,久而久之,人们便都称这种盒子为Poubelle,而Poubelle一家子子孙孙,便成了姓“垃圾桶”了。
押金瓶
法国是第一个开展垃圾分类的国家,但他的表现并不佳,在欧洲国家中更是属于比较差的那一类。那么我们看看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德国有哪些高明之处!
德国有8000余部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德国联邦和各州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为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生活垃圾,适应时代的要求,德国各级政府详细制定了这些法律法规,并为它们的落实配备了基础设施。总的来看,德国的垃圾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有机垃圾、轻型包装、纸制品、玻璃制品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每一种垃圾都有一种代表颜色。
除了法律的保障,德国政府从小引导民众科学地分类垃圾,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并且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提高回收处理的效率。
在德国,整个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有超过25万从业人员,涵盖工程师、工人、公务员等不同职业,每年的营业额高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并且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回收处理的转化率,例如位于柏林市中心波茨坦广场地下的欧绿保物流与垃圾回收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著名的商业区,饭店商铺林立,每天产生大量有机垃圾,但通过先进的技术,厨余垃圾被脱水、脱脂并切碎,经过处理后的油脂被当作燃料使用,而垃圾残渣则送往沼气池变成热能,使得这个偌大的垃圾场几乎闻不到异味。
另外,在德国,有些矿泉水瓶是要收取押金的,例如购买一瓶售价0.5欧元的矿泉水,需额外支付0.25欧元的塑料瓶押金,有时甚至押金比饮料本身还贵。不过别担心,每家超市都会设有塑料瓶回收机,只要你把喝空的饮料瓶放回机器,就能退回先前支付的押金了。这种收取较高额押金的形式使得德国塑料瓶的回收效果非常好。
看了这些故事和成功经验,学姐有一些思考想分享。首先呢,要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的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国家在小学设立垃圾分类的课程,编制相应的读本,父母也会言传身教。第二,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给公民发放垃圾分类的详细手册、投放时间表,方便公民查阅和操作;比如在包装纸盒等上添加明确的可回收标志等,方便公民分类;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等提供一些问询、指导的服务。第三,加大相关的科技研究,投入科技力量,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的效率,还可以将回收转化的资源、物品回馈给公众,让公众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动力。最后,学姐要说,垃圾分类,动起来!
垃圾桶是个姓氏
说到法国巴黎,那是很多人心中的浪漫之都,但它其实有过一段臭气熏天的历史。中世纪时,巴黎的城市街道还是土路,狭窄、坑洼不平、空气不流通,也见不到阳光。大多数街区既没有公共厕所,也没有大便槽,行人到处大小便,更可怕的是居民直接打开窗户就倾倒家中的马桶,政府甚至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文明巴黎市民”的新标准是在倾倒粪便之前大喊三声,确定楼下无人再倒。再加上,那时巴黎城内几乎家家都养有猪、牛、家禽等,满街满地都是人便、腐水、垃圾、猪牛鸡鸭鹅粪和尘土混合的烂泥浆,哦,对了,还有大量拉车的马贡献的马粪。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席卷着生活废水、粪便和堆积在道路两边的垃圾冲入下水道,下水道通往塞纳河,但下水道也会吃不消,经常堵塞,街道就变成了满是垃圾的臭水坑!
18世纪,巴黎是欧洲最肮脏的城市。1750年,卢梭在离开巴黎时说:“永别了,泥泞的城市!”皮埃尔肖韦气愤地说:“我为在国会所在的首都的街面上无法行走而感到丢脸。到处都是垃圾场。成堆的垃圾、瓦砾、破瓶子、碎杯子丢在路上,就好像专为使人和马受伤而设下的陷阱。而且时而见到动物的尸体,也会见到令我非常害怕的患上狂犬病的疯狗、山羊和猪,它们与人一起在高低不平的便道上行走。道路上覆盖着油污烂泥,走快了就会摔倒。”看到这,恐怕您已经紧锁眉头,屏住呼吸,可想当年巴黎的环境多么令人作呕!
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教授提出疾病细菌学说,这是卫生史上的一大进步,也使人们对城市的恶臭越来越焦虑,巴黎市民向卫生委员会提出控告,要求清除烂泥垃圾,从根本上推动了城市清洁的进程。1883年11月,时任巴黎行政长官的欧仁·普拜勒(Eugène Poubelle)签发了一条著名禁令,要求所有不动产拥有者提供三个40至120升的盒子,放在街区里分类盛装他们的生活垃圾。其中,一个用来装易腐烂的废物;一个用来装纸和破布;还有一个用来装玻璃、陶瓷和牡蛎壳。而且,他还要求必须提前半个小时把盛垃圾的盒子摆放到马车经过的公共街道上,以便马车将垃圾运出城。
这一禁令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认为给他们的生活增加了新的负担,只有少数人遵守有关垃圾的这一新规。不过,垃圾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还是流传了下来,并被人们正视和广泛使用,而法国著名的报刊《费加罗报》,则首次为这种盛放垃圾的盒子取了名,用的是他发明者的姓氏Poubelle,久而久之,人们便都称这种盒子为Poubelle,而Poubelle一家子子孙孙,便成了姓“垃圾桶”了。
押金瓶
法国是第一个开展垃圾分类的国家,但他的表现并不佳,在欧洲国家中更是属于比较差的那一类。那么我们看看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德国有哪些高明之处!
德国有8000余部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德国联邦和各州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为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生活垃圾,适应时代的要求,德国各级政府详细制定了这些法律法规,并为它们的落实配备了基础设施。总的来看,德国的垃圾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有机垃圾、轻型包装、纸制品、玻璃制品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每一种垃圾都有一种代表颜色。
除了法律的保障,德国政府从小引导民众科学地分类垃圾,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并且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提高回收处理的效率。
在德国,整个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有超过25万从业人员,涵盖工程师、工人、公务员等不同职业,每年的营业额高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并且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回收处理的转化率,例如位于柏林市中心波茨坦广场地下的欧绿保物流与垃圾回收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著名的商业区,饭店商铺林立,每天产生大量有机垃圾,但通过先进的技术,厨余垃圾被脱水、脱脂并切碎,经过处理后的油脂被当作燃料使用,而垃圾残渣则送往沼气池变成热能,使得这个偌大的垃圾场几乎闻不到异味。
另外,在德国,有些矿泉水瓶是要收取押金的,例如购买一瓶售价0.5欧元的矿泉水,需额外支付0.25欧元的塑料瓶押金,有时甚至押金比饮料本身还贵。不过别担心,每家超市都会设有塑料瓶回收机,只要你把喝空的饮料瓶放回机器,就能退回先前支付的押金了。这种收取较高额押金的形式使得德国塑料瓶的回收效果非常好。
看了这些故事和成功经验,学姐有一些思考想分享。首先呢,要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的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国家在小学设立垃圾分类的课程,编制相应的读本,父母也会言传身教。第二,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给公民发放垃圾分类的详细手册、投放时间表,方便公民查阅和操作;比如在包装纸盒等上添加明确的可回收标志等,方便公民分类;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等提供一些问询、指导的服务。第三,加大相关的科技研究,投入科技力量,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的效率,还可以将回收转化的资源、物品回馈给公众,让公众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动力。最后,学姐要说,垃圾分类,动起来!